理解、尊重、赏识
发布者:罗新云发布时间:2019-11-01 08:42:29阅读(467)评论(1)
理解、尊重、赏识
浅谈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双赢”的三原则
扬州市东关小学 罗新云
『摘要』
情感教育是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赏识的美好情感,可以让学生愉悦地接受教诲,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情感教育
有人说班主任是舵手,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航线;有人说班主任是雕塑家,塑造学生的灵魂。的确,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领军人物,而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形式,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教育活动是情感活动,情感活动是推动施教者和受教者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直接影响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班主任应充分利用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在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总结出来以下几点经验。
一、情感教育要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班主任,您辛苦了!其实,我们非常喜欢您,也很喜欢上英语课。但我们想常常看到您微笑的脸,而不是那张生气的脸。
—摘录自一个学生的作文
“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是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这是我对朱永新先生的话在实际运用中的理解。班主任要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并激发学生的善良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说,爱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做好一切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对学充满了爱,才会开启学生心扉,产生强裂的情感效应。班主任用有爱心的语言和学生交谈,才能保证师生关系融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育产生正向的情感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要注意许多细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爱。对于班级的每个学生,班主任都要花心思去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全面的分析,对症下药。班主任要公平公正,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特别是对于比较“调皮”的学生,哪怕是极小的闪光点,都要及时发现并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恰当机会给予表扬,这样他会觉得你重视他、欣赏他,会更加努力地积极表现自己。
班主任要爱学生,更要经常关心他们。用爱心去打动每个孩子,用爱诠释教师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责。记得去年9月份刚开学时,我班上转来了一位新生,她漂亮、聪颖、讨人喜欢。但由于自小患有先天性关节松弛症而不能站立,更不用说行走了,每天上学都是由家长抱到教室里。孩子的妈妈由于忙于小生意而让她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每天我们除过安排学生帮她整理学习用具、打饭、陪她一起玩等基本活动之外,还要抱她上厕所。碰到天气好的时候,我会抱她到走廊上晒晒太阳,和她说说话。刚开始,小女孩很乐意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可是后来,我发现她变得没有以前爱说话了,特别是每次当我问她是否需要上厕所时她总是摇头,观察了一段时间,我越觉得不对劲。于是,我和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她的家长为了不麻烦老师,每天早上只让孩子吃干的东西,尽量不让她喝水,目的是严格控制孩子上厕所的次数。知道真相后,我把她的妈妈约到学校来,劝她以后不要这样,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这样对孩子的身体不利,我们老师不怕麻烦。孩子的妈妈非常感动,以后这样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孩子也变得快乐起来。是啊,作为一名老师,还有什么比看到孩子一天天的成长更快乐的呢?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那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情感教育要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理解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各方面也会存在差异,我们应该承认学生各种差异性的存在,更要尊重这些差异,根据差异,指点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凸显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学生渴望平等,希望受到尊重,心理得到平衡。俗话说的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持有平等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不分亲疏远近,不分高低贵贱,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他一样,都是普通人。其次,班主任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力求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坦诚沟通,让学生理解、体谅。真诚对待学生,学生必定会真心诚意地支持你,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最后,班主任对待学生还要做到公平公正。只有老师办事公平,学生才会敬重、信任你,并且听你的教诲;办事不公平,只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另外,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感觉到班级管理也是每个学生的事情,这样可以融洽师生关系,缩短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理差距,形成互相理解和信任的良好情感,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批评学生时,要讲究语言艺术,顾及学生的自尊,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一味的呵斥只能让学生产生反感,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只有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才能让他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该多方位地向学生展现自己,不止是展现自己的优点,还要勇于暴露自己的不足,让学生觉得老师活得真,同学们最接近,最理解他们,让他们理解老师,让他们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老师的喜怒哀乐,老师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是他们的朋友。使他们感觉到在老师面前,自己也是一个可以说话,可以表达自己意愿的人。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在班上跟学生谈心,我说,第一,教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第二,教师和学生互相学习。教师和学生在尊严上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在某些方面,学生可以做我的老师;第三,师生关系不止是学业关系,还有情感交流与沟通,让双方都体会到幸福的感觉。接着,我在班上做了一个测验,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你最想给罗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有的学生写到:“老师,我们希望您能关注我们的喜怒哀乐,和我们一起玩,一起快乐。如果我们在互相打闹,老师在一旁用微笑的目光看着我们,我们会玩得十分起劲,非常地开心。”还有一个学生写到:“我们知道老师是为我们好,但我们不喜欢老师生硬的说话方式。如果老师能更多地倾听我们的思想,我们肯定会认真地对待和报答老师、家长的。”至此我才发现,学生是如此看重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与尊重,也让我明白一个好的班主任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好友。我想如果我们这样去做,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老师立刻觉得和孩子一样大,一块玩,一块学习,谁也不觉得老师是先生,其实,这时老师已经成了真正的先生。
三、情感教育要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赏识、激励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在者冰洁心诚,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甚至是教师无法比拟的。虽然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但是班主任仍然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关怀、爱护和肯定。班主任对学生的欣赏正是他们勤奋学习的动力,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赞一长。”你给学生的一个信任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许就是一个孩子即将成功的基石。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去欣赏学生呢?
1、科学地评价学生
科学地评价学生是指全面地、积极地、发展地看待学生,分析学生,因而应丰富评价的内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是评价学生的内容。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班主任的赞美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优势,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引发其潜在动机,付诸行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如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都能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和赞美,那么学生就有了向上的推动力,就会不断向前进步。聪明的教师是不断肯定学生、赞美学生,不断强化学生的优点,而让学生认为自己只有一条缺点,然后一条一条地改正。而从不表扬和肯定学生的班主任是永远也得不到学生的尊敬与喜爱的。
比如,以前我教六年级的时候,班上转来一个男孩,他成绩不好,易冲动,很少有同学跟他一起玩。在开学初的第一堂英语课上,他连“thank you”的音都发不准,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还在课堂上搞了很多恶作剧。我当时很担心他的学习,但更担心的是我是否能管得住他,因为据说他是“软硬不吃”。课后,我与他进行了第一次谈话,我试着用自己的“童心”去接近他的内心世界,在谈话的过程中,用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和他一起对教育方式进行“批判”,拉近与他的距离,在某些方面感觉到老师与他是相通的,老师也不是什么“正统不变,不合时代潮流”。在几次交流后,我发现他是个有个性、有特长、有抱负的学生。他喜欢画画,非常希望有人赏识他,从内心里非常希望教师能重视他,表扬他,同时也能受到同学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我就从“尊重、赏识”入手,让他负责每期黑板报和主持画课本上的挂图和各种英语图片。在课堂上,我拿着他制作的英语图片大加赞赏,看着自己的“杰作”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终于开口说英语了。有一天,这个男孩果然站出来朗读对话,声情并茂,同学们都很惊讶,接着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男孩成绩有了飞跃,朋友也多了起来。
2、包容学生的缺点
小学生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其自制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都有不成之处,难免会做出一些幼稚的、不合情理的甚至令人发笑的事情,班主任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行为并加以指责批评,而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指出其错误之处,并且指导学生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其进步。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果换个角度看学生,你会发现,在这些生动活泼的孩子身上,值得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方面还有很多,只要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原来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
综上所述,运用情感管理班级是一门艺术,没有情感投入,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可见,在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只有将情感投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才能使师生之间情相融,心相通,施教才能畅通无阻。班主任只有具备真善美的情感,并用它去感染学生,才能使教育有生命力,才能使班级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