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特征
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是有层次的,对有理数加减运算而言,最容易获得的是由现实情境表征或者口头语言表征到书面符号表征的转化.导致学生达到以上理解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知识的角度而言.有的知识本身就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飞跃,初学起来比较困难.从教材的角度而言.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直接影响,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对运算的直观表征比较差.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倾向于程序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初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理数加减运算技巧运用
(一)正负数分别相加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可以采用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的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求解6+(-3)+7+(-5)+10+(-5)+(-7)如果采用从左到右依次求解的话就会显得非常的复杂,不仅有正数和负数的相加还有负数与负数的相加以及正数和正数的相加,所以说可以使用加法的结合律以及交换律对该式进行转变,使其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转换为=(6+7+10)+[(-3)+(-5)+(-5)+(-7)]=23+(-20)=3,这样一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二)整数、小数以及分数分别相加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出现整数或者是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如,对该式的求解:7.1146+(-4)-(-9)+(-3又58)-2又14+2.8854这个式子,如果从左到右依次运算,计算量是非常的大的,并且也很复杂,因为其中涉及着分数的转化,所以说这个时候就可以将分数、小数以及整数分类别计算,通过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使问题变得更简单,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口语计算出来答案,原式=7.1146+2.8854+(-4-(-9))+(-3又58-2又14)=9又18.(三)编顺口溜法在中学的数学教学当中顺口溜是一种很重要的记忆方法,甚至在较高年级当中的“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已经成为名言,所以说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当中的顺口溜记忆法.而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当中我们可以编制这样的顺口溜:同号加,异号减,符号跟着大数走.然后教师再对这个顺口溜进行讲解,也就是如果在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时候,如果有理数的符号相异,那么就可以当作减法运算,如果有理数的符号相同,可以当作加法运算,并且其最终的数值符号应该跟绝对值比较大的那个数相一致.当然在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当中也是使用的正数的相加减.(四)先添数、先拆数或者先并数法在计算一些无理数运算题时,可以通过先添数、先拆数或者先并数的方法对原式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彼此相加,得出最终的结果.
三、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教与学的策略
(一)启发性的讲解启发性的讲解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运算的意义在不断地扩展,这些新的东西只有通过启发性的讲解,学生才能够明白,有理数的乘法,其运算的意义具有形式化的特点,其运算的法则具有规定性的特点,对这些知识,只有通过启发性的讲解,学生才能够有所理解.(二)有指导的再发现探究教学与发现学习是重要的教与学的策略.学生的这种探究、发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再发现.对运算的教学,不可过分强调学生的发现.(三)先做后说,积极前进,慢慢理解既然理解是有层次的,是有限的,既然“饭可以一次煮熟,而认识不能一次完成”,我们就要先做,在做的过程,再来理解.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比如,小数乘法的意义,你只有先做,然后再来理解.而对负负得正,很长一段时间学生都不能够理解.(四)适度训练运算的教学按照教师的理解“最后就是那句话”,也就是法则.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要回到计算.所以,进行适度的训练,在训练中熟悉、掌握法则,在训练中反馈校正错误,是极其必要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通过上述的几种方法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进行简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当然教师还需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通过使学生练习课后的习题,来加深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理解,并且更好地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的技巧,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往后的数学计算当中游刃有余,也可以使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