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性,人为贵。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贤哲人就悟出了这样的道理,而西方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认识到人的重要性,足见中国人的智慧和文明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封建王朝对于政权的越来越贪婪,这些可贵的人文精神逐渐被扭曲,甚至还不知不觉走向了反面。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里对人自我的探索便越来越消隐了。
中国人认为,世界是人的世界,没有人,就没有太阳,没有山河,没有他人,没有社会,更没有意识的存在。万物皆备于我,唯有人,生于天地间。如泰山,岿然而立,汲取天地灵气,可以神游太虚,也可以负载那物质的世界,人是多么的伟大啊。
所以,人要爱人,于是就产生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爱人,首先就是爱我们这个生存于其间的大自然。天地不言,而四时兴焉;天地不言,而万物生焉;天地不言,而视一切为刍狗。天地勃发着精气神,天地也平等地对待着所有的人。所以,我们需要深深地热爱大自然,感恩它为我们提供了粮食,提供了空气,提供了明媚的太阳和美丽的月亮,感恩它为我们提供了植物和动物作我们的伴侣,感恩它为我们提供了风和雨,感恩它为我们提供了高山和汹涌的大海。热爱大自然了,你才会懂得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地值得珍惜;热爱大自然了,你才会懂得,人是多么地渺小。泰山虽高,小于庭草,彭祖虽寿,短于夭蚁,把自己放低,再放低,人才能真正成为万物的尺度。
爱人,其次就是要爱他人。“仁”,就是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能尊重他人的存在。你,只有在他人身上有了投射,你才会确定你自己。他人,对于你,是多么地重要啊!所以,去除身上只想着为自己谋私的物质本能吧,去除追寻自我快乐的低级趣味吧,好好地丰厚自己吧,只有你尊重他人了,你热爱他人了,你才会真正地成为一个人而恭敬他人,而薄责他人。“仁”代表着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真诚的感情,一种诚信的品德,所以,“仁”,需要与人交而有信;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少说一些经过纹饰的语词,多做一些实事。敏于行而讷于言,斯为仁者也。“仁”,更需要我们懂得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懂得施惠于他人,有一颗慈悲的心,你才能更好地生存。恭宽信敏惠,此五德,是人之为人所必须修养的,是做人最重要的“仁”德。
爱人,最后就是要爱自己。学会保存自己的生命,享受作为灵长的人的自由,要成为我们对自己最基本的想往。一个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也一定不会慈悲于这个世界;一个想方设法寄食于他人的人,一定不会有怜爱之心;一个视劳动为蔽业的人,也一定不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享受自由,就是在大自然的规则之下,在人与人交往的规则下,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存在,让身体自由与世界接触,让心思自由地驰骋,让精神自由地放飞,让思想熠熠闪光于这个世界。
“仁”,不难做到,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们做到爱自然,爱他人,他自己,则斯仁至矣。只要我们感恩自然,只要我们恭宽信敏惠,只要我们热爱自己,争取自由,则斯仁至矣。
只要我们有仁者之心,则徐徐然如苍穹之泠风;只要我们有仁者之心,则稳稳然如大地之泰山。乘泠风临泰山之巅,让精神接于广博的宇宙;乘泠风临泰山之巅,让心灵一览众山小,则斯仁至矣。
斯仁者,心灵如泰山;斯仁者,精神如泰山;斯仁者,行动如泰山;斯仁者,人生如泰山;斯仁者,顶天立地如泰山也!
仁者,泰山也!做泰山之人,立仁爱之德!
泰山小学的师生们,我们一起努力!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