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杂议

  发布时间:2019-09-16 09:05 栏目:学习品读 作者: 高鹏凌 点击量:159  

小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前不久在《人民教育》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Alt school的学习清单与学习进程两个系统开发涉及到的基本理念,深以为然,借此抒发一下自己的同感。

先说第一个,我们告诉老师我们雇佣的是你们创新的大脑,任何时候当你们正在做的工作不需要创新的大脑,而是一台电脑就可以与你做的一样好,甚至比你做的更好,就应该让电脑去做。

这句话可以简单理解为机器(电脑)能做的事不需要教师再去重复了,空下来的时间用来思考与创新。这让我想到许多年前国人常津津乐道我们的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怎么好,同样的算题许多老外没有计算器根本算不出,那感觉相当的不错。可这么多年过去,人们逐渐发现数学高精尖人才与学生计算能力强弱似乎并不成比例。最近“学习强国”平台上有篇文章《法国人为什么要废除“数学”》,此中提到法国政府的高考方案,数学将被“踢”出基础必修科目的行列,而这一方案的备述者塞德里克·维拉尼却是世界数学顶尖级别奖项(菲尔茨奖、费马奖、欧洲数学学会奖)大满贯获得者,显然他作如此建议并不是因为法国人缺乏“数学基因”。可用国人眼光,法国人口算是真不行,加减法似乎都不大算得清。可这竟也无伤大雅,因为考试时是允许学生带计算器的,还是可以编辑函数、输入公式甚至进行编程的那种。我想他们必然是早就以为可以借助计算器高效完成的算题不必要下太多功夫去练个熟手,更重要的倒是要知道如何运用工具,发现其中隐藏的奥秘方为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

这也让我想到自己当年备考《教育统计学》时,辅导我们的邱同和老师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数据了,所以他一边给我们解释冗长繁复的统计公式,一边会不时加上一句“这个用计算机一键搞定”。我们那年的考试也有个质的变化,就是随试卷提供了全套系列公式。不过,久经沙场的我不敢大意,考前还是将所有公式烂熟于心了,可如今倒也是忘得一干二净了。

可能是最近时不时会想到这些,所以生活中一些偶遇也引起了我的遐想。那日在十字路口等红灯,就听到后面有妈妈在质问孩子,“给你一段英文,让你练习练习翻译,你咋就用网上翻译器翻了来,这有意义吗?”转绿灯时,我悄悄往后瞥了一眼,女儿是中学生模样,一声不吭。也不知想些什么,倒是我这过来人,很能理解当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也觉得孩子所为不能如此打压。如若仅仅依靠机器就此糊了差,那肯定错了;但若能在机器翻译的基础上,将语言锤炼精准、语法考究规范,省下用机器代替完成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又有何不可呢?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第八集)中有个桥段,三十六位资深影像科医生与人工智能计算机比赛读“片”(超声影像资料)判断乳腺肿瘤,三轮比拼下来,零失误的只剩人工智能计算机。许多事情,时下机器已经比人做的好太多啦。所以人从此需要发展发挥的独特资本只能是“创新”。

再说第二个,我们鼓励教师团队表达他们教学中难受的地方(痛点),想到什么点子就可以试一试,敢于冒一点风险,在错误中前进,快速试错,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快速迭代更新。

这个理念很实用,应当不局限于此中系统开发的基本,日常工作中也当鼓励教师如是对待,不断提升。以我自己为例,教学中难受的地方(痛点)是什么呢?备课。为什么呢?一是程式化的要求多,费时费力可不费脑,下力气“写”就是了;二是教案的撰写并不都是为教学,许多时候是要拿来应付“检查”的;三是备课文案撰写与课件制作运用了不同载体,汤水分离,负担增加……但备课无疑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不可或缺。由此我想到曾有学校做过的备课改革,当时他们是在成熟教案基础上让老师作二次备课,只要有思考痕迹就算任务完成了。我呢,也在琢磨,想到的点子是利用现如今课件云平台存储,将备课与课件制作一体化。具体说来,就是备课以课件制作来承载,利用“备注”将页面中各部分内容呈现顺序、动画效果以及重点如何突出等予以说明,再是增设专门页面输入相关的学情、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如此,课件做好了,课也备周全了,还因着云存储能随时随地调用、与同伴分享。可以说,每次教学都是创意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其实想到运用“备注”,还是发现实际运用时偶有遗忘和疏漏,加之云平台生成的课件年报提醒,说到各种新功能,于是得着机会就会尝试一下,包括抠背景、蒙层、图像锁定、动画路径、触发器等,都是有了需要(痛点),慢慢尝试,逐渐积累获得的。似也应了古语“绝知此事要躬行”。事实上相较于传统纸笔,在信息环境中试错的成本真不可同日而语,几个不对,“撤销”重来便是。

仔细想来,系统开发涉及到的这两个基本理念,核心都是鼓励教师创新,它们彼此间似有关联,前者强调了解放人的时间,促其创新;后者则指出了创新的途径,发现痛点,勇敢尝试。拿破仑·希尔归纳过成功定律,其中就有:创新致胜。共勉!

 

二〇一九年八月七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