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英国

  发布时间:2018-11-19 09:25 栏目:高中之窗 作者: 陈锦凤 点击量:930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数学老师王成军没有辜负英国人民的殷切期望,在距离家乡万里之外的英国,用了一节课时间,教会了罗克瑟姆小学三年级学生简单的乘法。

为了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王成军先是花了大半功夫让这帮孩子知道怎么用手指来比划从一到九的数字,事实证明,这确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办法,到下课的时候,小学生林顿·卢卡斯已经能掰着指头算出6乘8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讲,小卢卡斯已经赶上了英国首相。因为就在一个多月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谈及数学教育时,被问到8乘以9等于多少,猝不及防的首相沉吟了一下后,巧妙地选择了避而不答。

小小学童能够有这样的进步,传道授业解惑的王成军老师功不可没。王老师帮助孩子们记住了乘法口诀,也没辜负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样的盛名。

到上海取经的结果之一

像王成军这样的来自东土的“外来和尚”在英国有30名,他们西游到英国,是来送“数学经”的。从2014年开始,一项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让两批中国老师在英国小学完成了短期授课,为英方学校在课堂教学及教材设计等方面提供了参考经验。

在王成军的教导下,罗克瑟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乘法方面的水平已经接近于小学毕业生的标准。2015年2月,英国给全英国的小学毕业生设定了新目标:必须都学会12以内的乘法表。

给乘法口诀表扩容和引入外国老师度算是英国数学基础教育矫枉过正的举措。英国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之后,英国政府再次强调提高数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性。

作为数学教育整改的一部分,2014年9月,英国教育部组织70多名数学教师前往上海进行了短期的教学观摩和交流——因为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上海的小学生是全球表现最好的。

考察了上海学生的成绩后,教育大臣摩根发现中国15岁孩子的数学教学进度,要比英国同龄孩子领先三年,这更坚定了他加强与中国教育交流的决心。于是在两个月后,第一批29名上海数学教师被请到了英国,在英格兰各地的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实验性授课。

作为春节后到达英国的第二批30名交换教师的一员,王成军在三周的时间里感受颇多。虽然中国人从小就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真正到了教学的时候,数学语言显然并不够,授课还要靠英语。作为学校里英语最好的数学老师,王成军依然感到用英语授课是不小的挑战。

好在项目组织方早就考虑到了这个困难,在中国老师示范教学的每所学校,校方都指定一名数学老师协助中国同事与校方和学生交流,并找到合适的授课方式。

从“放养”教学到“圈养”教学

罗克瑟姆小学的数学老师萨莉·巴克是王成军在工作中的搭档。在交流中,萨莉果真发现中英两国教学方式中有不少差异。

萨莉说,中国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并发现数学规律的做法,给了她很大启发。比如,中国老师在指导学生们制作10的乘法表时,每个学生都选择了一个数字,然后一起分享自己算出的结果,并把所有的算式都摆在一起,大家共同找出运算规律,“与其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不如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样对于他们来说印象更深刻,意义也更大。”

英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更讲究差异化教育。一个班学生学习进度不同,老师也根据学生的水平制定各自的进度。比如,在罗克瑟姆小学三年级班里,像卢卡斯这样数学好的学生会被布置难度最高的家庭作业,后面的同学作业难度就会降低,而对于数学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的作业也就是一些50以内的加减法。

这种看上去更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王成军看来,恰恰是英国学生数学普遍落后的原因。在国内,一个班的学生必须都达到课程设定的目标水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际评估中整体表现相对出色的原因。

中国老师的观点得到了英国教育人士的赞同。英国学校改革部长尼克·吉伯称:“在上海的小学里,全班学生都要参与到问答的过程中,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有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而且也都要达到同样的高标准。”

现在英国教育界有不少人希望全英国的学校都能采取让全班齐头并进的教学模式,这对数学课与科学课尤为重要,因为有研究显示,这种模式比关注个人进度的教学模式高效得多。英国白金汉大学教育与就业研究中心主管阿兰·史密斯教授说:“近几十年来,英国的教育有些太过理想化了,认为孩子能够以自己的节奏主动学习的观点,妨碍了教学的成果。”

英国人逐渐认识到,英国传统的方法让老师关注孩子们各自的进度来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导致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被浪费。在听过西游的中国老师“念经”后,英国学生的数学教育也开始从“放养式教学”向“圈养式教学”发展。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