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杨九俊

 

中国出版界的元老张元济先生有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有人说,这句话好在“天下”,好在“第一”。在我看来,这句话还好在人的向上、向善的价值前提,还好在思量、斟酌的郑重态度。

读书这好事,又是天下第一好事在哪里呢?听听前贤的声音大致可知。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改变气质。北宋黄山谷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林语堂说: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可见,读书之都是指向成为好人的。如果要稍微详细一点说,读书的意义大致是在三个方面。

读书可以学习、更新知识一个孩童走进学校,很重要的目的是指向知识学习。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正是因为有了相关知识,所以人们形成了能力,铸就了性格。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18世纪,知识更新一次的速度是80年至90年;19世纪至20世纪初,则是30年;20世纪60至70年代,是5~10年;20世纪80至90年代,则是5年;现在为2~3年。移动互联网思维称为“5F”,指的是碎片化(Fragment)、粉丝(Fans)、焦点(Focus)、快一步(Fast)、第一(First),这必然催生知识的进一步更新,技术更快地进步。观照教师群体,对知识更新的敏感度是远远不够的。以变化较为缓慢的语文学科说,我们看到很多老师分析、理解文本所依据的还是上大学所学的一套。如小说,一定是围绕性格、情节、环境三要素展开,有的小说已经没有所谓的“情节”,有的小说也未有典型环境,更并非着意塑造典型性格,于是那些“理论武器”就没有用武之地。文体总是在“辨体”与“破体”的互动中发展的,体式稍有变化,有些老师就感到“找不着北”。可见,为更新知识而进行阅读是多么紧迫。

读书是对人的精神滋养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学以为己”,孔子当年感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儒家强调士大夫之学,“有益于身,有用于世”(陈澧)。“有益身心”是根基,读书首先是为了内心世界的丰沛,精神天地的拓展,然后自然让渡到社会。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吃的东西。”王开岭认为:“一方水土一方人,‘阅读’就是一方水土。”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读书养气,“养吾浩然正气”,于是气质有了改善,气象渐次生成。苏东坡有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谢冕教授认为:“一个人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他们说的都是这方面的道理。

读书还是一种心灵的陪伴有对联曰:“无声听细雨,寂寞闲读书。”也有人分别添二字,使之成为“于无声中听细雨,老来寂寞闲读书”。我的一位同事是一位女性学者,她对暑假的向往,自嘲是“奢侈的向往”,就是别无干扰,在地板上,有几卷想读的书,或坐,或倚,或躺,随意翻阅。一人独坐,寂寞吗?有书相伴就不会寂寞。毕飞宇说:“阅读有效保持着日常生活的生动画面。”日常生活是有家人、亲人、朋友相伴的,好书正是我们的至亲好友;日常生活是流动着的,读书可以对话,可以遐想,可以走向“独与精神往来”的极致,于是丰富充实,于是读书本身成了日常生活的一种形态。正是好书相伴,有时半天、一天的时间流淌,我们都没有感觉。我自己也偶尔“闲读书”,到了中午、傍晚,家人吆喝“吃饭”的时候,常常想起张爱玲在《太太万岁》中的题记:“戏的进行也应当像日光的移动,蒙蒙地从房间的这一个角落,照到那一个角落,简直看不见它动,却又是倏忽的。”正是心灵相伴的读书,使一个人的相处有“戏”、成“戏”,使阅读成了极惬意、极美好的事情。

本文节选自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新作《花开的声音》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