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语文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作文指导】论据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抢分策略
论据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抢分策略
叶圣陶先生认为,发议论的人于表示判断之外,还要“说出所以得到这判断的依据与路径来”。而这判断的依据与路径,就是我们所谓的论据。
论据就是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作者阐述自己观点的理由。论据是为论述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和论点有内在的统一性。如果论据与论点不一致,不但论述不了论点,而且会妨碍文章思路的连贯性,破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那么议论文中的论据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一、论据的特点
首先,论据要真实。论据一定要把事实的内部外部剖析得清楚,认识得明白,事例的因果含蕴推阐得正确,审核得得当,不然就不配做议论的依据。也因此,虚构的事实是不能够作为议论文的论据的。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准确、可靠是论据的最基本要求,不准确、不可靠的论据必然会影响到论证的质量。论据不准确,是一种硬伤。就是准确的例证,也要精选那些最为突出、最为鲜明、最具雄辩性的点去论证我们的观点。
再次,论据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论据运用时要注意它是不是有代表性,是不是孤立的。如果不具备典型性,不具备代表性,就属于孙绍振教授所说的“孤证”,论述也就失去了可靠的基础。
议论文的论据从性质上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具体的、个别的;一种是普遍的、概述性的。孙绍振认为:“按议论文最严格的要求,那就是特殊的事例与普遍概括的结合,力求在时间上、空间上有最大的涵盖面。”因此在运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运用这两种类型的论据。
但是我们同学在运用论据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所用论据本身的问题,和运用论据时存在的问题两大方面。
二、所用论据本身的问题及抢分策略
一)所用论据本身的问题
我们同学在引用论据的时候,论据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论据素材陈旧;论据不典型,没有代表性;论据是虚构的,没有说服力等。
1.论据素材陈旧
我们同学在选用素材的时候,由于积累不丰厚,加上考场作文的紧张气氛,往往想不到比较新颖的例子,就只能选择比较陈旧的素材来作为自己的论据。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
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60岁完成,但他20岁后就开始收集史料,实地采访。如果司马迁没有几十年如一日提高生命的密度,怎么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伟大着作的诞生呢?
……
王羲之,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的成功在于每天努力坚持练字,而每次练完后就在家边一口池塘里洗笔,日复一日,池塘竟成了“墨池”,而他也成为了一代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阐释的只有:珍惜时间,努力,努力,再努力,提高生命的密度,成功才有了可能。
……
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早上九点钟,他就到大英博物馆去,一直工作到晚上七点钟才回家,晚饭后,又继续工作,一直到深夜,常常是通宵达旦。十分疲倦时就在沙发上睡一两个小时,然后又继续工作。即使在室内休息来回走动,脑子里还在思索。正因为马克思注意提高生命的密度,才有伟大《资本论》的问世。
这是一篇名为《提高生命密度,丰富生命内涵》的高考标杆卷作文中所运用的事例论据,文章运用了三个事例论据,分别涉及司马迁、王羲之和马克思这三个人物,虽然这三个事实论据与所论述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但选用的素材非常陈旧,人皆尽知,而且也被人用滥了,没有任何新鲜感,难免会降低文章的品味。关键是在叙述的时候,小作者是非常详细地去叙述,而不是用概述的语言,削弱了文章的论述的力度。
2.论据不经典,没有代表性
议论文的论据要有典型性,至少能代表一种类型的社会现象。而我们很多同学在选用论据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要求,一般如果会选择发生在自己、同学、父母等身上的事作论据。而这些事又没有典型性,不具代表性。
一个高三生每天焦头烂额地与题海作战,成绩名列前茅。在其他人看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他的学习很成功,可是,他有一个缺点——他没有理想,他只知道死做题,在不做题的其余时间里他会感到前途迷茫,他充实不了自己,只能通过湮灭在题海中来掩盖自己对前途的迷惑,他也不主动参加各种活动释放自己,他的心目中只有“高分”、“状元”与“金榜题名”,他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这时,我们难道还会把他当作成功的人吗?
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一个被学习摆弄的“做题机器”,他的心灵似乎处于空洞的状态,他似乎生活得很充实,可他只有外壳,空洞的外壳,他没有思想没有信仰,看到这样的人我们会不寒而栗,社会怎么会接纳一个连思想都没有的人!他就像一台坏了的机器,时时刻刻在来回摆动,可它是没有目的的摆动,做的都是无用功!
这是一个高一的孩子写的《拥有信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的一段。客观地说,这位小作者运用论据论述分析的时候,还是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后面的论证过程,做得很好。但运用的论据没有典型性、不具代表性,如果我们稍作修改,将一个高三生,改为某类学生,就不同了。我们可以表述为:有一类学生每天都只是在题海作战……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他们没有理想……他们心中只有“高分”……
这样修改后,论据就从“点”上升到“面”的层面上来,这种类型的人是有的,而且不只一个两个,而是一类。这样论据就有代表性了。
3.论据是虚构的,没有说服力
我们同学在运用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有一定的观点,但苦于找不到相应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于是有不少同学就想出一个奇招:编。也就是编造虚构的故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人无完人,因此我们可以凭借更多的汗水去获得更多的收获,正如我们司空见惯的例子:A是一个聪明的孩子,B是一个被大家欺负的笨小孩。A读书时上课不用心,B则是努力学习到深夜。后来,A一落千丈而B考入了重点大学。这个例子在我们周围时有发生,在伟大人物身上也不例外。因而,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世界是公平的,我不比别人差。”
我们且不说这个论据能不能论证“我们可以凭借更多的汗水获得更多”,或者“世界是公平”的观点,且不说前文和后文的观点是否一致,甚至不去追究这个论据是否有逻辑。很明显的一点是,这个论据是编造的,没有任何说服力,论据不可靠,怎么能用来佐证你的观点的正确性?
当然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虚构的任何内容都不能用来佐证我们的观点。如果我们同学引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事件等来论述我们的观点是可以的。
当然,以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作为论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作品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同时,在运用这些论据时,一定要围绕所论述的观点进行必要的分析。
二)抢分策略
针对论据素材陈旧;论据不典型,没有代表性;论据是虚构的,没有说服力,我们提出提出以下抢分策略:尽量选择比较新颖的素材作为论据;在选择论据时,要选择有代表性、有普适性的素材,能说明某一类人、或某一类型现象的论据;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人物、事件等。
当然,有同学说既然虚构的论据一定不能用,没有说服力,那如果真的想不到其他的论据,能不能用自己、或亲朋身上发生的事为论据。对这一点,我们的观点是慎用。如果是有典型意义,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存在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可以用来做论据;但用的时候,也要点明某类人遇到什么问题会有怎样的反应或选择等。如果是单个的案例,没有普适性和代表性,就不能用。
针对素材陈旧的问题,我们在提出要运用新颖的素材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旧素材翻出新意。
如何解决素材陈旧问题
陈旧的素材,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我们不主张对任何事物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
论据能新颖,有时代气息当然好,但也并不是说陈旧的素材不可用,而是在运用的时候要讲求策略。我们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解决:同类并列;旧素材,新角度。
1.同类并列
议论文是要通过分析让人们认同你的观点和见解的,那么在运用论据分析的时候,论据一定要有广度和代表性。如果我们要论证某一观点,能举出多个与观点一致的事例来佐证我们观点的正确性,那么就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针对陈旧的素材,我们可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陈旧素材按一定的标准并列,形成一个排比句,来增强文章的论述力度。
如下面的文字:
王羲之放下对风格的顾虑,最终独树一帜,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王石放下对资产的顾虑,实现了从实业家到旅行家的转变;华莱士放下对收视率的顾虑,成为美国新闻界教父级人物。放下顾虑,才能撑起一次次成功的翅膀。
王羲之和王石可能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在用他们做事例论据的时候,就不能太多的笔墨去写他们做过哪些事,有什么样的成就,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等,而应如上面的文字一样,抓住与中心观点一致的地方——放下顾虑,简单地论述。
这样一方面显得我们的文字非常干练,另一方面多个事例并列,说明不是单个的事例,而是有普适性、有代表性的,这样,观点也能得到更好的说明,论述也更有说服力。
同类并列的关键是要找出不同素材的相同点,然后在句式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选择相同的句式,以排比的方式呈现,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不单单是旧素材可以通过同类并列的方式呈现,其他比较新颖的素材,如果能找到几个能说明同一观点的论据,同样可以简洁的语言同类并列,使文章更加简练,说理更加有力度。
2.旧素材,新角度
旧素材,大多数同学看到的是人们都能看到的,或者是表面上的含义。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做论据进行论述,必定是比较俗套的,没有多大新意。而如果我们能从陈旧的素材中发见人家都没有看到的问题,则旧素材能翻出新见解,老树发出新芽,同样是可以运用的。如一篇名为《廉蔺嫌隙谁之过》的考场作文。
蔺相如大智大勇,胸怀宽广,廉颇知错能改、率直鲁莽;蔺相如鲜花一朵,廉颇绿叶一片,廉颇的狭隘自私映衬蔺相如胸怀若谷。何以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廉颇蔺相如嫌隙谁之过?
成就蔺相如位居廉颇之上的是“渑池之会”,“渑池之会”谁的功劳大?渑池会上,蔺相如智勇双全不卑不亢廷叱秦王,保全了赵王的面子,击碎秦王胁迫赵王割地的美梦,挫败了秦国想在外交上挟持赵国的阴谋,抑制了秦国的嚣张气焰,功在赵国,享誉天下。但蔺相如功大,廉颇功更大。第一,廉颇在送赵王出境时提出了宁肯立太子为王也要维护赵国领土完整的策略,这个被赵王首肯的策略可谓蔺相如在渑池会上行事的指导思想。廉颇是政策的制定者,蔺相如是政策的执行者。第二,蔺相如廷叱秦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其根本原因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而统率赵国军队的正是“以勇气闻于诸侯”的“赵之良将”廉颇。秦赵渑池之会,人们看到的是在前台表演的蔺相如,忽视了在后台策划和导演的廉颇。蔺相如靠勇气表演,廉颇凭“经验”导演,分工不同,功劳相同。
可以说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一直以来蔺相如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却眼光独到,从廉颇的角度出发分析,廉颇凭经验、技术设计的策略比蔺相如的功劳更大,但却不被人们所首肯或发现。这样的分析又与文章的观点契合。可以说,小作者从旧素材中看出新意来,是取胜的关键。
当然,要注意的是,运用陈旧的素材为论据证明观点的时候,不能详细地叙述素材中人物的生平经历,而要是紧扣自己的观点,找出人物与其契合之处,以极为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而关键在于分析,分析要突出自己见解的独到和与众不同来。如下面的文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放下了自己不屑的金钱、地位,过上了“带月荷锄归”的生活。好一个“悠然见南山”!其实他见到的不仅是南山,南山不过是生命真谛的托词罢了,他见到的是对归园田居的赞美,他见到的是对隐居生活的珍惜。陶渊明永远都有一个隐士的头衔,那是他用毕生换来的赞誉,那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隐者渊明,不再拥有荣华富贵。唯一值得他珍惜的,便是眼前一簇幽幽古风的菊。菊花再开时,是否能给予人一些思考:是该去追随那一抹浮华,还是该珍惜眼前的水村山郭?陶渊明选择了后者,也选择了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珍惜拥有,知足常乐。小作者在运用素材的时候,没有特意规避陈旧的素材。因为陶渊明、司马迁、苏轼等都基本上是被人嚼烂了的人物,因此在运用他们的事例时,是比较危险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围绕观点,将几个人的事例用简洁的语言并列在一起,还有就是如小作者一样只分析人物与观点有交集的地方,而且在运用的时候,几乎都是分析他选择的生活与观点相一致的地方,而不叙述人物的生平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