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语文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作文选读】2015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左手粪叉,右手笔杆》精评

左手粪叉,右手笔杆

【篇题亮瞎了!语言形式的美倒在其次,最美的是内涵,“粪叉”极俗,“笔杆”极雅,极雅与极俗,奇诡组合,让阅卷老师错愕之余,会心一笑,就在此刻,好奇心作祟的阅卷老师已经纡尊降贵为普通读者:“倒要看看这鬼东西有些什么手段?”】

 

爷爷的手,拿得起粪叉,舞得了笔杆。【点题,起笔峭拔】

爷爷是一个农人,他常常“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却从没有过“草盛豆苗稀”。因为他精通耕种之道,不滑不懒;最重要的是,他施用农家肥。每天晨曦初露,爷爷便背一竹篓,操一粪叉,游走于村头巷尾,捡拾牲畜秽物。及至天一放亮,村郊不上不下地被飘来的炊烟裹住,爷爷就回家。奶奶摆好了早饭,小米粥,馒头,青椒,拍黄瓜!呼噜呼噜喝完汤,顺便踢走死缠脚下的巴儿狗……偶尔奶奶也夸一夸爷爷捡来的大粪:“这肥好,臭!”老头老太太对视一眼,笑了。【先说篇题中“粪叉”的由来。一段概述加上两个日常生活的画面,见形见影见色见香(臭),这本是60后收藏夹里的家什,怎么竟被这90后翻箱倒箧搜寻来了,果真好手段!语言亦庄亦谐,雅则大雅,俗则大俗,奇妙的是大雅和大俗之间并无瘀斑,从容不迫,如鱼在水,我料阅卷老师读到此处大概要生出欧阳修读苏轼书时的慨叹“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爷爷曾是个大学生,当官的,有过出息。太爷爷共有六子,本来都该安安分分做个小农民,但爷爷不。他天分异常好,私学,中学,及至大学,都是一路直上。后来当了小官,虽不大,但在镇上也算是有头有脸了,在村里更是红极一时。眼看升官在望,爷爷却收拾行囊,携家带口,回了村里。村里人都表示理解:“对喽,农民好嘛,看看庄稼看看草,啥都不愁。”【插叙,“拿得起粪叉,舞得了笔杆”的“爷爷”可不是“土鳖”,他穿过滚滚红尘,归园田居,在“瓦尔登湖”畔啜饮“神的一滴”】

村里人称赞爷爷的农活,还敬佩爷爷的书法。逢年过节,红白大事儿,都找爷爷来写字儿。不必狼毫,不必端砚,更不必宣纸——乡下人也不懂欣赏这个,但他们都知道爷爷见多识广,高文凭,有技艺。对于求字之人,爷爷总是来者不拒,放下粪叉,洗手执笔,挥洒而下。当淳朴的邻里人拿到字后,喜悦之情全溢于脸上,总想夸一夸这字儿——就像汪曾祺笔下的乡亲们一样:“这字儿好,真黑!”【“笔杆”在此落地了。原来“爷爷”字写得好,盛产对联。小鬼头很狡猾的,如果让“爷爷”舞文弄墨,再炮制出个余秀华来,既是跟老爷子过不去,更是跟自己过不去,作文要懂得“规避”,不要以身犯险,弄得自己下不来台】

我是爷爷的长孙,却去之远矣!常问爷爷:“您咋就愿意做个农民呢?”他总会拿他喜欢的文人汪曾祺做例子:“你看啊,老汪这人写文章写得好。俗而不厌,多而不滥。为啥?他虽是文人,却也近于农人。勤恳、淳朴、达观。”我点头:“是啦,他也掏过粪,而您是叉粪。又都是执笔之人,又都上过大学。您和汪先生差不多嘛!”爷爷很得意我的说法,却仍摆手不赞同:“有一点不一样,他种地不如我。”奶奶看我们爷孙俩笑闹,总是很无奈,叹道:“这老头子。”【还记得《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叙写了三件事:松骨峰血战,烈火中救婴,防空洞言情。前两件事写“行”,这第三件事专写“言”,言为心声,“行”为心“迹”,没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人物的言行便失去了依据。这个小鬼头居然也深谙此道!】

我不知道我何时会有这种高度,更不知道爷爷眼里的世界是怎样。但我深知,爷爷表现的那些,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粪叉和笔杆共存的境界。【以议论收口,这招考生都会用,只是贴标签的居多,如何与人物的行迹自然弥合,水乳交融,可是个技术活!】

平淡而知足,是爷爷的智慧。【点题,点到为止,别把读者当傻子】

【点评】本文有着淡淡的传奇色彩,爷爷的“夫子气”和“农人味儿”天然融合,妙趣横生。有些笔墨十分精彩,如奶奶夸爷爷捡来的大粪:“这肥好,臭!”又如邻里夸爷爷的墨宝:“这字儿好,真黑!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