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政治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浅谈中考政治复习中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中考政治复习中的误区及对策

                                

扬州市第一中学  政治组  戴璐

 

内容概述:自从2007年中考政治进行改革后,很多考生及教师对中考政治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从而在教学及复习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笔者从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粗浅的概括了四大复习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政治中考  开卷考试  开放性试题  复习误区  对策

扬州市自2007年开始,中考政治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从初三年级的一册书变为初中三年的五本书;形式上也由以前的闭卷考试变为了开卷考试。从2007年至今中考政治在“变”,在“改”,而且越变越难,越改越精。可以说中考中开卷考试形式和开放性试题的引入,在给考生更多思维空间和鼓励其更多独特见解的同时,也确实很让考生头疼。其实中考是具有选拔性的功能的考试,它是要为高中教学服务,体现高考方向,目前在中考政治试卷中采用了较大比例的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突出素质立意和能力立意,着重考查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政治中考中的开放性试题的展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作为初中思品课的一线教师,我想就自己教学中的切身体会来谈谈中考政治复习中的误区及相应的对策。

误区一:“开卷考试”=“抄书”。

实行开卷考试以后,许多生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越来越没有信心,每道试题都要翻书查一查才敢下笔答题,好象实行开卷考试以后自己完全丧失了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许多生反映考时间不够用,从书上找不到答案。确实,中考的范围在5本书里,而且有些知识点是分散在同一本书的不同章节里,甚至是分散在不同年级的教材里。如果每道题目都要去翻书,不仅浪费大量有效时间,而且还可能找不全面。更有甚者在教材中找不到答案,随便找一段抄上应付。

对策:正确认识开卷考试,注重把握课本内在联系。

开卷考试准许学生带教材和资料进考场,不是让学生抄现成答案,而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反对机械记忆,检查理解、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中考政治共有5本书的内容,囊括心理、品德、法律和国情四大板块,知识体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当了解具体知识的内涵,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决不是抄死书。

误区二:“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开卷考试的特点是学生答的时候从书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要把知识点用文字表述出来,进行归纳综合才能得分。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文字表述能力相当差。主要表现为:1、思维混乱,写出来的答案教师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语句不完整,表述不清楚。让他自己读他也读不通,不知所云。2、不用政治术语答题。虽然开卷的试题答案不唯一,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但写出来的答案是给卷的教师看的。有时虽然意思答对了,但如果缺乏相应的政治术语,答案肯定不规范,得分肯定不会太高。3、答案缺乏条理性,太笼统,不具体。写出来的答案是一大段,卷时教师需要从里面给学生找得分点,难免会发生疏漏,而且抄了一大段中有很多无效内容,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

对策:把握基础,立足课本,注重结合。

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取材范围更加开放。如生活中实例,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历史上的故事,伟人的名言警句,国内国际的热点、重点问题等;二是设问更加开放。可以是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是说感悟、谈启示,出主意、想办法;还可以是写调查报告,提出倡议,我们的行动等;三是答案更加开放,试题的答案不唯一,学生答题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就可得分,鼓励学生创新,有独到的见解的可适当加分。我们应把握好“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尤其重要的是将材料与教材知识点相结合,或用教材知识分析、解读热点问题或用热点问题充实、印证教材知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对中考的知识点我们要能做到就是要准确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及规定性。就是对所要考查的基础知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达到透彻领悟,融会贯通。就是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自身生活,关注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生活和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增强分析归纳、概括综合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逻辑推理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误区:重做题,轻方法。

复习好政治学科,一定的习题训练必不可少,但为了学科能拿高分一味的去搞“题海战术”,不仅浪费考生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还会使得考生们身体疲惫不堪、效率低下,得不偿失。

对策: 适当的强化训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适量的练习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习题训练,重在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最终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复习过程中,要以重点考点为线索,精心挑选适量典型的中考原题和有针对性的模拟试题,在感悟、熟悉试题特点与答题要求的同时,巩固、深化、活化基础知识。同时进行强化训练可以从不同角度编制训练题组。如:编制重点知识题组,编制难点知识题组,编制综合性知识题组,编制易混易错题组。题组编制好以后,按自己安排的时间,集中精力,各个突破,达到训练目的,提高解题能力,取得优异成绩。另外还审题仔细,平时有意识的培养阅读和审题能力,运用规范的语言规范答题,注意准确无误地表述问题和专业术语的正确表达,在完成主观题的时候更应注意答题时规范的书写和答案组织的条理性。

误区四:平时不认真,临时抱佛脚。

由于学校及家长的平时不重视,让一些学生自然就放弃了小学科的学习。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单薄,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改变。到了中考前一些家长赶紧逼着孩子看新闻,看历史故事,听百家讲坛等等做法,我想,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没有方向和重点的胡乱恶补是不会“高产出”的。知识的积累是需要过程的,不能急于求成。

对策: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平时积累。

态度决定选择,态度决定思路,态度决定一切。考生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多些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考政治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滴石穿”,考生应重视平时积累,即功夫下在平时。所以建议考生们应将相关的知识尽量消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紧紧跟着老师的教学和复习步调走,紧跟老师的节奏,把老师总结的一些东西熟记于心,抓住课堂上的精华。 

综上所述,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相对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课本又有一定的滞后性。其实中考命题中的热点问题与教材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无论内容多新、形式多活,题型多变,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点,这就是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建议考生按照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仔细阅读教材,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把握政治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在考试中,考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教材上的基本观点、原理,有的需要重点记忆,有的需要理解。只有以记忆的知识作铺垫,答题才会得心应手。因此,一定要分清哪些知识只需理解,哪些知识必须记忆,平时做到有的放矢。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还要养成平时关注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平时注意收集、整理国内、外重大事件,特别是与教材内容联系较紧密的材料。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最好的复习方法。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愚见,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戴 璐

  年龄

33

    职称

中教二级

   

扬州市第一中学

    职务

教师

任教年段

初中●高中○职中○

任教学科

思想品德

联系电话

15952798522

电子信箱

dailu78@sina.com

论文题目

浅谈中考政治复习中的误区及对策

论文类别

ABC

单位意见

                                                 (盖章)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