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政治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大地,新课程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广大教师的心田。在此背景下,由陕西师范大学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深圳教育论坛•教育国际化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展示邀请赛”在深圳举行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为这次赛课的圆满举行而由衷祝贺!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有学习、有探索、有经验,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今天,在让我们深刻感知怎样才能演绎精彩课堂的同时,更加明晰做到课堂的精彩还需注意什么。
一、现场突出的亮点
1、 注重三维目标,体现价值引领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必须融合于知识、能力目标的之中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具体、更真实、更具说服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思想政治课以导向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魂,这既是本课程的性质的要求,又是教书育人的需要。
例如,
2、 创设生活情境,增强生活气息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思想政治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以自己过去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意义建构。就像冰心老人说得:“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让我们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思想政治”的目标。为此,在课堂上,必须以生活为主线,将学生置于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生活现象——认识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或还原生活画面,或模拟生活经历,或捕捉生活素材,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升华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例,
3、 注重情感投入,关注学生的情感沟通
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为艺术、心灵艺术,师生最动人、最意味深长的作品就是永恒的、纯明的人性美。良好的教育必定让师生永怀诚敬之心、永葆关怀之念、永留亲爱之韵。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必须围绕“学会关心”这一灵魂来组织教学。凡是与此相悖的,理由再冠冕堂皇、言词再漂亮动人,都是与教学的本真背道而驰的。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们可以借此诗来形容课堂教学的情感要求。举手投足之间,顾盼神思之际,无时不刻不在表达着某种情感。其实,一个人的激情是可以感染别人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激情这一特点,以情育情。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一文中曾说过一句极为精彩的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试想,一个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对工作缺乏热情,不能激动自己,又怎么能去激发学生呢?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撞击学生的生命,去激活学生的生命。
思想政治课教学亦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而且更应是一种化为关爱学生生命,特别是关注学生精神状态与生命质量的情感艺术。
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政治课会教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已故教授施良方的一席话,他说道:“在你们的课堂上,确有不少教师有优美的音色、良好的理论功底,但看得出他只是位职业型教师,只不过把教师作为职业而已;有位教师从课堂的一开始就用自己的服饰、动作、神态、修养等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影响力的辐射。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大方得体、儒雅,既给学生无声的影响和熏陶,又给学生无穷的活力。他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全体学生,并随着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神情、思路的变化而调整教学的节奏。当学生发言时,他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倾听,还不时地边听边笑边点头。当学生站进来回答紧张时,他能微笑着耐心等待,眼中蓄满了期待与鼓励。他所讲的内容虽然抽象深奥,但由于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的钻研,表达出来就具有感染和征服的力量。正是这位教师对教学的执着,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位事业型教师。”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新课程的视野中,教学内容一旦涉及学生的心灵,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情绪,必然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张扬。试想,一个教师对工作缺乏热情,在课堂上没有激情,不能激动自己,又怎么能去激发学生呢?
在一次市级赛课活动中,几位教师同时执教经济生活中的《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课。一位教师对课文中的事例只是漫不经心地极平淡地读了一遍,再没有任何可以吸引学生的事例。教师一头钻进他的课时计划之中,原封不动地执行其预设的方案。最后又找几道题做了一下,匆匆过场。
4、 锐意实践创新,课堂模式的变革
一﹑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孩子的观察者、倾听者;教师应该是孩子行为的促进者 、支持者。教师应该是孩子学习的合作者。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新课程是追求体验的课程。亚里士多德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课堂学习不再是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而是在活动、亲历中体验的学习。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体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确实是我们过有道德的课堂应当思索的问题。学生只有体验干渴才知道水的重要、节水的必要;体验污染,方知环保的重要;参加军训,体验军人的艰苦,更加热爱我们的钢铁长城;听取企业家介绍,体验创业的艰辛。在这样的感受、体验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得以提升,道德情感才能得以激发。
总之,目标的多维化以及对目标不当分解,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形象能否凝聚学生的目光;导语表述是否具有新颖性,能否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提问是否具有启示性,能否象一只无形的手调控着课堂的进程和气氛;叙述语言是否具有磁性,能否凝聚学生的思想和情绪;课堂情节是否具有艺术性,能否提纲挈领的作用;课堂教学过程是否创设浓烈的情感氛围,是否能够给学生以向上的情绪和情感的培养;课堂结尾是否具有拓展学习兴趣和空间的功能,是否能够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每一位教师所要追求的。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刹那,教师就开始用自己的服饰、动作、神态、修养等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影响力的辐射。这就要求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大方得体、儒雅,既要给学生无声的影响和熏陶,又要给学生无穷的活力。今天所听的几节课
“转轴拨弦三两声,末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导语,三两声,几句话,扣人心弦,情感铺垫,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们可以借此诗来形容课堂教学的情感要求。举手投足之间,顾盼神思之际,无时不刻不在表达着某种情感。其实,一个人的激情是可以感染别人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激情这一特点,以情育情。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一文中曾说过一句极为精彩的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试想,一个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对工作缺乏热情,不能激动自己,又怎么能去激发学生呢?只有当课堂教学注入了教师生命的激情,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撞击学生的生命,去激活学生的生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新课程是追求体验的课程。亚里士多德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课堂学习不再是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而是在活动、亲历中体验的学习。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体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确实是我们过有道德的课堂应当思索的问题。学生只有体验干渴才知道水的重要、节水的必要;体验污染,方知环保的重要;参加军训,体验军人的艰苦,更加热爱我们的钢铁长城;听取企业家介绍,体验创业的艰辛。在这样的感受、体验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得以提升,道德情感才能得以激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北京市教科所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
上述事例精辟地道出了每一个人都有其多元智能。早在1983年,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发表了《智力结构:多元智力理论》的着作,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仅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还应包括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其他方面。如,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宽阔的多行道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思如泉涌的地步。这样,就能使学生从一种境界进入另一种境界,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而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对于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孔子游春,携弟子数人至泗水河边,围而畅谈水之德性,水之志向,水之情义,水之善施教化。完毕,更在颜回的古琴声中载歌载舞,兴尽而归。圣人果然圣明,一番为人之道在不知不觉中化入弟子们的思想精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不着痕迹,尤其将一番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融入一次游春活动,既欣赏了无边无际的春色,又营造了师生围聚同乐的氛围,其春意盎然,其情意盎然,其诗意盎然。
无独有偶,西方也有位圣贤,就是众人熟知的苏格拉底,他倡导辩论式教学,师生对话,相互辩驳,见解高者为高,既无尊卑贵贱之分,更无长幼之序.且看那些弟子,一个个胆大包天,言辞犀利,气势咄咄逼人,大有不驳倒老师势不罢休之意.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众弟子中竟出了个柏拉图。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源之水而寒于水呀!柏拉图既继承了老师的艺钵,更将其"产婆式"教学思想发挥到极致.如此以身示教,自然不乏桃李满天下,其中着名的有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一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此见地,我们在惊叹这三位衣钵相承的伟大先贤(更具体说是西方哲学乃至文化的源头)的教与受教之经历,忍不住鼓掌叫绝之时,也顺便明白了民主教育的渊源就植根在那苏氏师徒肆无忌惮无拘无束的对话辩驳之中。不管是产婆式也好,启发式也罢,叫法不同,揭示的教育的本质是一样的.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的对话,一种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灵沟通,一种洋溢诗意的心灵与智慧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