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政治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2011年江苏政学科治选修高考考试说明(新旧对照)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将继续遵循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
命题将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注重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
命题将充分体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使试卷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能够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索问题
·能够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能够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够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时事政治”。选考内容为“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两个模块,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选考其中一个模块。
现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对考试范围和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一、经济生活
  1.生活与消费
  (1)货币
  ①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②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③纸币的含义、纸币流通规律货(发行规律改为流通规律,删除通货膨胀和通紧缩)
④信用卡的功能
  ⑤外汇和汇率
  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价格
  ①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⑤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删除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⑥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3)消费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②消费类型
   ③恩格尔系数
  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经济制度
  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③公有制为主体(原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删除了解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经济成分)
  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为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2)企业与劳动者
  ①企业的含义
  ②公司的含义和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原为了解公司的含义和形式)
  ③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⑤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⑥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投资理财的选择
  ①储蓄存款的含义、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②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
  ③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删除分析不同的投资行为)
  3.收入与分配
  (1)个人收入的分配
  ①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③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原为说明)实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⑤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财政与税收
  ①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③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④财政收支平衡
  ⑤我国财政的作用
  ⑥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
  ⑦个人所得税
  ⑧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的含义
  ②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③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⑤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原为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2)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原为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删除主要措施)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②跨国公司的作用
  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原为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理解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二、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⑤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③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④公民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①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原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③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删除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④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①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②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
  ①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
  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③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②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政党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删除懂得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删除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⑤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增)
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原为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①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
  ②国际组织的含义
  ③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际关系的含义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原为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①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删除日益突出)
  (2)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③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①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⑤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①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③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⑤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文化创新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②文化创新的意义
  ③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④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走进文化生活
  ①文化市场和传媒商业化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②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原为理解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③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
  (2)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
  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③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性
  (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①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⑤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四、生活与哲学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删除)
  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②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世界的物质性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原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⑤意识的能动作用
  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原为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求索真理的历程
  ①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删除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①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②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删除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①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②发展的实质(删除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②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①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③创新的社会作用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发展的规律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删除分析、解决问题)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删除分析、解决问题)
  (删除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2)社会历史的主体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②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⑤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五、时事政治
  1.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六、选考内容--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①国家的性质
  ②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③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④代议制的含义
  ⑤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⑥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⑦维护国家统一
  ⑧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及实质
  ②法国的国家机构、法国政体的运行及特点
  ③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④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3.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
   ①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
  (删除了解美国政党的特征)
  ②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③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
  ④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
   ⑤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政治作用
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删除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④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
   ⑤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
  5.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①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作用
  ②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⑤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⑥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⑦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删除了解欧盟的宗旨和作用)
七、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l20分。(删除全试卷包括I 卷和Ⅱ卷。I 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二)试卷内容比例:经济生活约25%;政治生活约15%;文化生活约15%;生活与哲学约25%;时事政治约10%;选考部分(国际组织常识) 约10%
  (三)试题题型及比例
  1.单项选择题55%(33题,每题2分)
  2.简析题30%(必做题2题,选做题2题中选做l题,每题l2分左右)
  3.探究题15%(1题,18分左右)
(四)试题难易度比例: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江苏省2011年高考政治考试说明》解读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 王鼎宏

 变化分析
  一、删去了考点前面的“了解”、“理解”、“运用”等能级要求,使命题自由度增大。

  二、给出答题卡样缩略图,使考试要求更全面、清晰、透明。具体说,《经济生活》由57个考点改为56个,将“了解纸币的含义、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改为“纸币的含义与纸币流通规律”,“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改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改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改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与手段”,“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改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理解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改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删去“了解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经济成分”。《政治生活》由42个考点改为44个,增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文化生活》仍为40个考点,将“理解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改为“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生活与哲学》51个考点改为48个,删去“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了解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三个点,将“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改为“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改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等。选修内容《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删去二级标题,考点也有所减少,均为29个。

复习建议

  1、考试内容及要求中增加“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其信息指向是高校需要有潜力的高素质的新生,其中包括思想政治素质;

  2、结合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运用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如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央研究“经济工作”、建党90周年、江苏“两个率先”等;

3、研究典型题实例,弄清命题思路,把握答题要求,熟识答案书写格式。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