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历史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扬州市高中历史学科指导意见

扬州市高中历史学科指导意见

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扬州市高中历史学科指导小组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扬州市“教育质量效益科研年”动员会议精神,坚持以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纲,以教学质量为宗旨,以课堂效益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高考贡献为根本,进一步强化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方式变革,优化高考复习策略,力争历史学科为2012年全市高考目标的达成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目标与任务

1.准确把握江苏高考历史命题趋势。

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工作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在理念上,课程观取代了教材观;内容上,呈现出诸如材料广泛、多样、新颖,涉及社会生活层面的比例加重,更加关注热点问题,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引入等特点;在目标上,除了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以外,更重视学生“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大视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也日趋明朗,如创新理念、人文精神、爱国主义、世界意识等。

2.注重对考试内容的深入研究。

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每年都会作一定的修订,但主体知识体系是较为稳定的;试题数量有时会有一些变化,但对重大历史事件背景知识的考查、对专题性过程性知识的考查以及对于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则呈现出逐年增强的势头。因此,要加强对各模块专题知识的有序梳理,重视对历史现象发展线索和演变过程的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掌握,加强材料解析题和材料问答题的解答训练与能力提升。

要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努力做好以下三点:第一、依据《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确定复习知识的“点”;第二、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确定复习知识的“线”。第三、依据教材中“目”的内容确定复习知识的“面”,做到分解有据、有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3.着力培育、提高学生应对历史高考的实战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高考坚持“能力立意”,即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质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此,要注重培养学生从容应对高考的实战能力。

一是审题能力。要反复强调:“审题要慢,答题要快”,审题一定要认真仔细,对试题的要求必须理解到位,对材料中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要有一定敏感性,要善于准确捕捉题意中的关键词,尤其是抓住题目中有关时间、地点、内容等限制性的关键词,区别题中不同的设问要求,学会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揭示显性观点和隐性观点,力求在全面看清题目要求、深入理解题意的情况下作答。

二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构建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学科思维主干”,注重形成一般解题思维方法的训练,即:引导学生面对一种新情境、新材料时,从有用信息的提取入手,然后根据题意认定解题所需要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再进行史实材料的分析、判断,最后进行结论的评价与反思。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并经过判断、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完成对问题的解答。

三是综合能力要注重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满足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要增强构建知识系统的意识,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包括知识的迁移、转化等,构成新的答题知识系统,尤其是要不断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信息的提炼、与热点问题相联系的知识运用能力,善于将不同模块的知识点前后打通,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是表达能力。这是能否获得良好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培养规范答题、得体表达的能力,在答题表达过程中力求体现“三性”。第一,学科性:语言要有历史学科特点,不用文学语言,也不能口语化表达,注重丰富历史专业语言的储备,力求历史专业术语表达到位;第二,层次性:善于揭示题目材料中阐明的内涵,按照问题的要求作答,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第三,逻辑性:注意答题思路的逻辑建构,同一段内部先后有序,或先因后果,或总分结构,或并列关系,力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语言简洁,逻辑严谨。同时,注重书写的规范。

三、教学计划与进度建议

1、必修类

时段

学习内容

课时建议

学习要求

高一(上)

必修一

3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情感价值观

高一(下)

必修二

3

高二(上)

必修三

3

高二(下)

复习及学业考试

根据校情安排

 2、选修类

时段

学习内容

课时建议

学习要求

高一(上)

必修一

3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情感价值观

高一(下)

必修二

3

高二(上)

必修三、

选修《重大历史改革的回眸》(部分)

5

主干知识的扩容、主要技能的提升和情感价值观的升华

高二(下)

选修《重大历史改革的回眸》(部分)与《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以及必修一(前半)模块的复习

5

高三(上)

一轮专题复习:

(必修一、二、三)+

(选修一)

6

以专题模式为线索的知识学习,以高考应试为目标的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

高三(下)

23月)

(选修四)+二轮时段复习

6

板块机构的横向知识整合

高三(下)

45月)

三轮综合复习

6

高考应试综合素质的优化

四、重点问题导引

1)关注基础,按照中国和世界的古代、近代和现代时序以及《改革》和《人物》模块进行基础性教学与复习训练。

2)建构新知,按照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观对相关史实进行新的知识整合,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3)热点问题,依据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重点关注革命与改革、民主与民生、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家主权与统一、社会转型与思想解放等问题。

五、实施策略及建议

一是营造全市历史教学研究氛围。通过搭建研究平台,发挥全市整体组织研究高考的优势,就历史高考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学校采用课题、项目研究的方式,认真疏理出所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根据研究人员的优势特长,进行合理地分工协作,进一步精心修订、揣摩适应2012年历史高考的《基础百题》、《冲刺试题》,为大面积指导学生学习服务。其次,共建复习资料,坚持在资料使用上的全市一盘棋,进一步研好、用好目前全市统编的《同步导学》、《突破重难点》,不断提高历史高考复习资料的质量,将全市复习资料与校本复习资料有机结合,提高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注重历史高考信息收集与交流。高度重视有关2012年高考的调整信息与相关高考命题专家的学术研究动态的了解,并力求结合本市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进一步完善高二历史教学和高三复习的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科训练的科学性和模拟考试的适切性。

三是强化历史教学的视导与督查环节进一步集中优势教师进行历史专项视导,关注历史课堂教学以及各相关环节,提倡重结果,更重过程,坚持依据精细管理和高效复习的要求进行视导;注重优化组织方式、视导督查形式,增强与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沟通的效果,根据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