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历史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如何有效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
如何有效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
江苏省扬州市教学研究室 杨志才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高级中学 陈国兵
2005年秋,江苏省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教材已进入课堂。在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感到困难,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课时相对不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同时,不少学生也因为教材内容多而感到学习负担重,学习兴趣减弱。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新课程教材,成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拟此略申管见,以求方家教正。
一、 正确认识历史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要有效地使用新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在指导思想上,凸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目标上,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要求更为全面;在课程内容上,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标更强调指导性功能,只是规定了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最基本标准,内容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和认识的,强调的也是基本要求,而不是对知识点作过多、过细的规定,并允许在“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的前提下,有不尽相同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的编写,既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有较大的弹性。
从教材编写角度来说,课程标准是必须遵守的依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同时,教材编写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在编写体例、史实运用和教材风格等方面有独特的设计。这样,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几种版本教材,既有共性,也有其个性特色。尽管四个版本教材都是中外史合编的专题史体例,但知识体系并不相同。如四个版本教材都写了抗日战争,但详略不同,各有可取之处。显然,新课标教材只是一种教学材料,相对于教师来说,是教本;相对学生来说,是学本。
明确了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后,对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应确立这样的认识:(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从课程性质上明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要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2)要认真研究实验教材,要从教材的角度揣摩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评价实验教材的特色;最好在使用一种教材的时候,注意吸纳另几种教材的优点,以优化教学内容,但切不可将不同的内容叠加在一起,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3)要认真研究学情,即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依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努力摆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本本主义,严守教材,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远离教材。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没有摆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如何摆正历史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呢?应确立正确的教材观。从建构主义的教材观出发,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丢弃一边;但又只能视其为一种重要资源,不可奉为圣经。不仅要用教材,而且要优化教材;用教材教是教师的职责,完善教材以利教学也是其职责。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态度,也是区别于过去的重要所在。
我省部分地区选用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教材。客观地讲,人民版教材在体例结构、内容旨趣、图文结合、自我检测以及学习档案建设和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部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为“①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②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③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④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材在尊重课标的前提下做了较大程度的发挥,增加了“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礼乐制度”;增加了“挟书律”;突出了
(一)内容的补充。为弥补高一新生历史基础的薄弱,首先要树立他们的时间概念,如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商朝约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共存在了554年、西周至公元前771年存在了275年,这1300多年是国家形成的早期,然后在进入第1可的学习。否则,学生就不能体会制度建立与人类生产斗争的关系。至于社会形态,教材没有强调,可以不讲,突出制度的创新,如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打破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主的方国。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建设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通知时期。第二,为了突出重点,可结合其它教材补充。如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岳麓版)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人教版)受封对象:王族(人教版,岳麓版说,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功臣(待遇与亲族类似)和先代贵族。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重要的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意义: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造成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各地,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通过这样的补充更利于突出重点知识。
(二)结构的调整。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根据这个要求,人民版以“走向‘大一统’的秦朝政治”为标题设计了一节课,突出了秦汉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特征,介绍了秦朝的制度创新和汉朝对秦朝制度的继承。但是,秦统一六国、征匈奴、平岭南、治西南夷是“大一统”政治的前提,教材这部分叙述放的太开,有冲淡主题之嫌。因此在使用中,教师可以围绕《秦的疆域》图,以“灭六国”、“完成一统”进行简介,以便于把重心放到秦朝中央和地方制度的创新上去。“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是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基本内容,学生只有弄清楚皇权和官僚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才能基本领略中央集权的内在含义。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有些凌乱,教学不易操作,因此在备课时我们调整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a、‘皇帝’制度的产生; b、‘三公’和‘九卿’;c、‘海内为郡县’”。
(三)概念的订正。人民版“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第三子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涉及到几个概念:“官僚”的内涵是什么?郡县的官员属不属于官僚?“皇帝”是不是“官僚机构”中的一员等等。按《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官僚是士大夫在官位时的称号”,是皇权专制下的产物,是君主专制的一种工具。因此,“皇帝”不属官僚机构成员。官僚机构既包含“三公”和“九卿”组成的中央官僚机构,也应包含郡、县一级的官僚机构,如果仅为了介绍“三公”和“九卿”等,则应将标题改为“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僚机构”。这一子目的最后一句提到“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此为‘汉承秦制’”。仔细推敲似有+不妥,因为“汉承秦制”指的是汉王朝对秦多种政治制度的合理继承,除官僚制度外,还有地方行政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和监察制度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搭建知识体系时,就可以把“汉承秦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并列从而形成独立的知识点。这样,处理教材更合理一些。
新课程改革的尝试,使我们感受到,教学过程已成为教材的完善过程。只有这样,学科建设才能不断展开。
三、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在高中课改中,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有效教学模式。
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即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重意蕴:(1)有效果,即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2)有效率,即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有效益,即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或者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从国外研究状况来说,有效教学模式,较为着名的有认知指导教学模式、认知复杂性教学模式、真实性教学模式、交互教学模式、一致性教学模式等。
在2005年9月,由江苏省教科院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大会上,邗江中学
为说明起见,这里将其教学过程介绍如下:
导入新课
导入语: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尽展大国雄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今天,我们就学习、感受共和国的外交。
多媒体演示:国旗飘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 这节课
教学过程
第一步:“了解”——了解历史事实、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
老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先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先浏览子目纲要,再勾划出提示的要点,快速记住几件历史大事。
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
1. 概括新中国外交政策、外交方针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列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万隆会议
参加日内瓦会议
(这里,知识的获取不仅讲究速率,而且讲究方式。这不仅给后面的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阅读学习培养了良好的习惯。这符合有效教学的效率要求。)
第二步:“理解”——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规律
1、概括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局势的主要特点,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
(这是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的方法是:首先把问题细化,要求学生通过精读第一目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第一段明确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外交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把重大的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通过精读 “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涵以及“一边倒”方针实施的成效分析“一边倒”方针的必要性。第二,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进行假设:如果不采取“一边倒”而是走“中间路线”,能否行得通?)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其意义何在?
(这个问题不是太难。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首先搞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概念和内涵,结合阅读教材的叙述,弄清措辞上的变化。通过精读第二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明白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过程和作用。可结合课后的“自我测评”题“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加深对概念的准确记忆和理解。)
3、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强调的是,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联系中越在军事上的胜利对外交谈判的作用。)
4、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这个问题是难点。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充分讨论解决问题。今年正好是亚非万隆会议五十周年,可补充相关时事:如胡锦涛主席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史实:中国参加会议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邀请中国与会的问题上,就有过激烈的争论;途中又发生“克什米尔公主号”恐怖活动;会议进行中,一些代表又对中国进行攻击。所以,中国在会议上的作为直接关系到会议的成败得失。“求同存异”的方针既体现中国以大局为重的胸襟,也反映了周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由于“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提出,最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一致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宣言》。)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不仅使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也是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获得了体验。既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也彰显了有效教学的知识同构要求。)
第三步:“见解”——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1、新中国和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2、联系中苏和中美关系来看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利大还是弊大?
(这两个问题,前一个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后一个侧重于学生的思辩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是比较成功的。)
显然,合理整合教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有充足的学科知识储备,要熟悉史学研究动态,要对照课程标准,理顺知识的内部联系,形成清晰易懂的结构,作为展开教学的基本思路。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不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而力图构建一种新的学习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教学能力,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作者简介
杨志才,男,1955年生,扬州人,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
陈国兵,男,1970年生,扬州高邮人,高邮界首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
参考文献
1、姚锦祥:《评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历史教学》2005年第3期。
2、李德藻:《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比较》,《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
3、《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有效教学的定义》,《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