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历史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在实践问题式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反思
在实践问题式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反思
仪征市金升高级中学 任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有效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作为一名年轻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疑难,获得发展。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把一个精心准备的问题拿来提问学生时,学生的回答却让你很不满意。不是回答错误,就是回答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甚至有些学生一无所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碰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思考,企盼同仁指教。
本人认为像这样问题的发生是多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和教师、学生都有关系。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能没有科学预设,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性是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基本需要。科学预设的标准是关注需要、把握标准、准确表述。其次,问题设置可能不具启发性、探究性、指导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能设置既符合新课标理念,又能自始至终吸引学生全神贯注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很难发挥出来,其主体地位就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将无从谈起。这些因素将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课前的预想。
从学生方面来看。现在不少学生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对一些规律认识不足。所以碰到一些历史问题时,不能科学、全面地加以分析,只是人云亦云。同时,我们的学生还缺乏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数理化,对历史等人文学科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以至于影响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新课改强调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之中。同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就要发挥好主导的作用。
一、备课要从实际出发,创设适合学情的问题。
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备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情,要使备出来的课既能反映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反映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主体教育。那么,这个体现教学意图和策略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认真思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教师设计思考题应做到四点:一要围绕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讨论余地;三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找到的题目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题目要多些,而且难易要适中。因为过于简单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和厌倦情绪;而难度过大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甚至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四是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与探求答案的心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总之,要尽可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内驱力,且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
二、发挥好教师“导”的作用。
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惟恐自己讲解得不深不透,惟恐学生听得不明白,因此,整个课堂都在讲,知识性的灌输占去了一堂课的绝大部分时间,要是有一天讲得少了点,都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新的理念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对学生进行学法上指导,二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三是确保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由此可见,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就要发挥好教师的“导”,尤其是“导议”。
所谓导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注意“挑起矛盾”,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时,我引用当今日本
三、要注意教学语言的使用。
教学语言对于教师的教学至关重要,一个教师如果富有激情,语言生动、风趣、幽默,那么这个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其实,教师的语言不仅仅表现在对课本内容的叙述上面。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及时评价为“好”、“很好”、“对”。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如:“相信你下次一定能答对”。当学生的回答具有创意时,就说“聪明”、“了不起”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四、尊重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生生间平等和谐的民主氛围。
课堂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和学生一样,进入情景,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课堂成为一个人人敢讲、善讲的地方。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就一些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根据每班实际情况,每小组可以四个人,也可以六个人,并且亲身参与其中进行讨论。这种做法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在课堂心在外的尴尬,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需要类型,尽可能地创造满足他们不同需要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