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科研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教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教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质量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推动作用。会前,我们分别召开了校长、学校教科室主任代表座谈会,为开好此次会议作了充分调研。围绕此次会议“解放思想、聚焦课堂、服务师生,推进全市教育科研更好、更快发展”的主题,我觉得当前做好教科研工作要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贯彻党和国家素质教育方针、深化课程改革,其根本途径何在?第二是学校和教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何在?第三是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管理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何在?第四是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的根本途径何在?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抓实、抓好教科工作的关键之所在。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十一五”以来我市教科研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科研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学校教科研意识明显增强,教科研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应用,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贴得更近,学校教科室统筹下的组、室共同体建设初现成效。在省、扬州市教科研工作评优评先中硕果累累,教育局教科室被评为扬州市优秀教科室、实验小学被评为省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14所学校评为“扬州市教育科研样本校”、3所学校被评为“扬州市学习心理健康咨询示范校”、6名教师被评为省首届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1名教师获得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多名教师获得扬州市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9年,全市共有5个课题被列为省规划课题,在扬州市处于领先地位。“十一五”期间,我市有省以上立项课题50个,扬州市级课题120多个,课题管理规范,运作质态良好。
(一)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助力导航
教材培训指导课改。在教学改革中,教研室、教科室每学期组织各种培训:各科教材培训、优质课展示培训、研究课解剖培训等。各学校还通过组织校本培训提升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经验借鉴引领课改。重点学习借鉴了山东杜郎口、泰兴洋思中学经验,以导学案为抓手,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暑期,组织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统编了四年级以上主要学科导学案资料库。集体备课促进课改。各校强化集体备课,教研室、教科室经常组织市、片级集体备课,让老师们有更多交流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二)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课题研究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结合。“十一五”期间,各学校积极申报立项切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各类课题。通过课题研究,理清和明晰了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学校理念体系、行为体系和视觉体系。正是因为学校、教师有着共同向心力的教学研究,更多学校的探索创新、创建评星、深化改革,都依靠教科研上台阶、创特色、树品牌。价值优先以校本问题解决为导向。校本科研把事关学校发展的问题作为龙头课题,形成“行政领导带头、核心成员攻关、骨干教师参与”的研究共同体。领导参与项目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发挥其统率和行政督导作用;核心成员负责课题计划的制订与实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承担主要研究任务,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其他教师参与其中,使课题研究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共同任务和工作内容。像送桥镇初中、第一小学等校本教研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三)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理想平台
教学竞赛,提供实践展示平台。每年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优质课比赛,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全国、省、扬州教学大赛。近年来,我市中小幼教师每年千人次参加各级赛课,百人次获得一等奖。老师们在实践展示平台上,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自己,成长了自己。论文评选,提供总结经验平台。教育局每年组织一次教育教学论文评选,都有千名左右教师参评。积极组织参与扬州、省和国家级论文、教案、课件评选,每年仅教师论文获奖就有逾千人次。课题研究,提供幸福从师平台。各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把教育问题转化为课题,并开展了实实在在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少学校有省级以上课题,学校用总课题统领小课题,老师有个人课题、微型课题。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了从师的幸福指数。
(四)为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学习方式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为关键、最为彻底,也最为核心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今年,我们强势推行杜郎口课堂改革经验,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主动探求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临泽中学、界首中学、周巷镇初中、城北小学等学校积极探究,借鉴先进经验,形成自己的课堂模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回顾“十一五”教科研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繁荣发展教育科学,服务是方向。发展教科研,坚持教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正确方向,教科研在发展中服务,在服务中得到发展。二是重视和加强教科研工作,领导是关键。把教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校长带头抓科研理论学习,抓试点示范,抓成果转化,大力支持教科研,积极引导教科研,使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真正转到依靠教科研的轨道上来。三是形成群众性教科研局面,普及是基础。既培养和涌现出了一批科研型校长、科研型教师,同时又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锻炼和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科研骨干队伍。四是提高教科研的质量,实践是根本。始终抓住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实践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注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继承与创新、典型示范与面上推广的关系。五是落实教科研先导地位,机制是保障。经过多年探索,已基本形成行之有效、运作有序的教科研机构和网络,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逐步形成了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教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1.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首先是一些校长不够重视教科研工作,没有认识到教科研对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对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性。有的校长存在心理惰性,不思进取,导致教科研工作参与度低,甚至对教科研工作一无所知,少数学校仍是“零课题”;有的校长误认为教科研是学校装门面用的,更有甚者认为教科研干扰教学;有的校长自身科研能力缺乏,不能很好地引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其次是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一部分老师对教科研认识不清,认为教科研太玄,是专家学者的事,不需要人人参与,自己只要把书教好,开展教科研工作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2.科研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有的学校至今没有专门教科研工作管理机构,有的学校教科室形同虚设,有的学校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而弱化了教科室的职能。“教科研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科研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教师外出参加教科研培训会、研讨会的培训费、差旅费都无从报销。
3.课题研究没有扎根实际。有的学校虽有立项课题,只是为创建等目的急抓起来的,选题和研究都没有扎根本校实际,没有从教育教学管理中产生问题,问题即课题的意识不强。比如,如何开展二次复备?集体备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来了解学生,掌握学情,开展针对性教学?怎样指导学生有效自学?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有的学校课题研究方向飘忽不定,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不实,重课题立项,轻过程性研究,造成两张“皮”现象,教科研与教育教学严重“脱节”,导致教科研的价值和生命力下降。
4.研究成果没有充分转化。有的学校花了人力、财力,研究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未主动转化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课题结题后,研究资料便束之高阁。有的学校个人研究成果没有得到重视,未能及时转化为集体成果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造成资源浪费。比如,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过程中,有的教师甚至某些教育干部不积极、不主动,思想保守,行动落后,杂音不断,强调客观,怕烦就简,责任推移,推广效果差强人意。
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下一阶段,全市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密切联系实际,紧扣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的研究,以高考为重点的考试研究,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评价体系研究,强化教研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切实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加快教科研发展的紧迫感
首先,要从教育质量转型提升的高度认识教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质量提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教科研。近年来,全市教育工作取得显着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高考成绩实现年年有新的增长。成绩的取得,教科研功不可没。今年是高效课堂过关年,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单位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要完成这一目标,教科研水平的提升是关键,教科研工作要求的落实是根本。因此,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提高对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促进教科研与校长理念的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精致管理的结合,提高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质量增长的科研贡献份额,提高教科研对质量增长的贡献率,真正形成“科研兴教”的氛围。
其次,要从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高度认识教科研工作。教科研工作可以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提高一批人、从而成就一批人,促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使广大教师认清为什么要开展教科研,为谁而搞教科研。教科研能够调动教师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精力集中到研究问题和改革创新的实践上来,从而使教师边研究边实践,一步一步地提高,从而逐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迈进,在教育科研中实现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成长。要帮助教师制定教科研计划,并与教师专业成长联系起来。只有那些既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学生,又取得大量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的教师,才是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才是广大教师中最优秀的分子。
第三,要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认识教科研工作。教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们在教育改革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都是在调查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教科研去认识去解决的,只有充分依靠教科研工作,才能保证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教育要改革,科研要先行”,只有加强教育科研,才能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教科研工作长效机制
一要加强教科研工作领导。各学校要把教育科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发展规划、新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确保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教科研工作是“一把手” 工程,校长要总揽全局、统筹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保证教科研的正常运行,校长要挂钩并参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要带头读书、写文章、搞课题。校长搞科研一方面可以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校长自身品位,提高个人魅力。要通过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引领广大教师懂教研、会教研、钻教研;分管校长要亲自指挥,始终把教科研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教科室主任要靠前指挥,始终站在教科研工作最前沿,争得发言权,做行家里手,成名师高人。要完善市、片、镇、校四级教科研网络,各镇要建立教科室,统一指导教科研工作。
二要落实教科研工作责任。要按照会上印发的《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教科研工作责任制,明确教科研机构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科研品位不断提升上的责任,明确教科研人员在学科教学质量、学科教研层次与水平、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及自身专业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上的责任。通过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明确责任、落实举措,努力实现全市教科研工作“纵比有进步,横比有地位”,部分学校、部分学科实现“局部突破,勇创一流”的教科研工作目标。
三要强化教科研工作管理。增强服务意识,降低管理重心,转变研究范式,真正把“本土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的教育科研工作思路落到实处。各校要建立教科研考评制度和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备课组、教研组、师徒结对、名师评选要有论文撰写、公开课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教师考核实行“德、能、勤、绩、学、研”等6个方面综合考核,关注教师教学状态、学习状态和研究状态。课题研究方面,按照“突出重点、强化过程、打造精品、重在指导”的管理思路,着重抓好市级重点和省级课题的指导管理,努力把好课题管理的过程关与质量关。要建立课题成果评审机制,对弄虚作假、缺乏过程管理或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课题,实行一票否决。
四要保障教科研工作投入。要按教育经费的一定比例安排教育科研工作所需要经费。学校安排一定的教育科研专项经费,是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是校长真心科研的重要体现。各地各学校要千方百计增加教科研的经费投入,重视对年度教科研经费支出项目的预算,将新课程教师培训、学科基地建设、专家指导、教学视导与调研测试、教科研成果奖励等项目列入学校经费预算之中,确保教科研经费如期足额到位。
(三)下移重心,转变方式,提升教育科研工作的层次和品位
一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究制度。校长要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组织者、领导者与参与者,要引导教师强化“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育科研理念,引导教师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师的研究要是研、学、训、教一体的研究,研究离不开学习,学校要为教师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开出书目,开展考学活动,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要防止参加培训流于形式。各校要建立常态教研和主题攻关相结合的校本教研运行模式,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系列教科研竞赛、读书沙龙、教学论坛、论文汇编等,每年确立一项全校性的教科研主题攻关项目,以此为抓手,不断推进校本教科研水平。各校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创设必要的条件;要创设开展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围,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整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加强学科教研组及备课组的建设,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教研网络。
二要大力倡导基于现实问题的行动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行动与研究相结合,研究与行动共提升,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就是要在行动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自我观察、反思与探究,进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将身边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落脚点、提升点。注重体现教育科研的细节性、校本性和行动性等特点,切实增强教科研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要立足研究解决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思考怎样做才是高效课堂,学习共同体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如何打造,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等问题,以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过程的优化、高效课堂的建构和教学效益的提升。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感受和内在需求,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让教师真正进入研究的状态。坚持以“个人课题”“微型课题”为抓手,聚焦课堂,关注学生,真正用专业的视角、专业的理论,解决专业的问题。
三要努力构建“预—学导航”高效课堂模式。2010年,教育局明确把提升课堂效率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学习外地经验,结合全市实际,提出了“预—学导航”高效课堂模式。各学校要把这项研究活动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主动学习当前有关课堂教学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经验,搞好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排找存在的问题,通过校本教研寻求解决的办法。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和科学策略,及时推出一些富有创意、便于操作、易出成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为了把这项研究活动落实到位,我们要以常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既广泛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常规性教研活动,又精心组织优质课评选、教学观摩、课堂教学比赛和送教下乡等非常规性活动,还要加强校际间的合作研究,开展好联片教研和网络教研,通过教法探究、课例研讨、成果推广等形式,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从而达到“教师乐教、会教,学生乐学、会学”的良好效果。
(四)科学规划,真抓实干,开创全市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加强教科研工作规划。教科室要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高邮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强教科研工作的规划。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校长要亲自主持并参与研究,各学科、各教师承担子课题研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独立承担省级课题,一般学校可以承担扬州市级课题或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子课题的研究任务,薄弱学校可以推广已有的优秀科研成果和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要鼓励课题研究大众化,鼓励广大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问题式”的微型课题研究,进行深度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学环节的研究就是课题研究,课堂细节研究就是课题研究,例题拓展变式就是课题研究,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要抓实课题研究具体环节。对“十二五”期间立项的省、市级课题,在搞好开题论证之后,要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流程,逐个环节地抓实、抓好。无论是重大课题研究,还是微型课题研究,都要强调规范运作,强调过程监控,强调主体参与,强调应用研究;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氛围。对重点课题研究,课题主持人收到课题立项通知书后,要按时召开开题会,进一步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并将实施方案报送教科室;凡经省、市批准立项的课题要建立档案,对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资料保存不完整、过程资料收集不全的,将不予结题鉴定;建立课题年检制度和抽查制度,对只立项、不研究的课题,要坚决予以撤销。
三要打造城乡教科研共同体。要通过校际联合,共享成员学校的教师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相对优势资源,共同展开教学研究活动。教研部门要深入开展“科研结对帮扶”、“课题成果对接”、“科研知识讲座”、“优质课送教下乡”及“研究课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激发农村学校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提高他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促进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城乡教科研共同体,推动全市教科研均衡发展。
同志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方法,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倾力打造高邮教科研品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转型提升,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