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会您现在的位置:扬州教科研 正文内容
关于组织申报教育学会系统省级“十二五”课题的通知
苏教会[2011] 1 号
关于组织申报教育学会系统省级
“十二五”课题的通知
各市教育学会、省属各专业委员会: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教育学会系统省级“十二五”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申报条件
课题主持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十一五”课题未能按时结题者,原则上不得申报 “十二五”课题,并应做好原课题的后续研究和结题工作。“十一五”课题未到结题时间的需进行中期汇报,并可申请将课题滚动为“十二五”课题,进入“十二五”课题的管理渠道。
二、课题申报程序
“十二五”课题申报主要由省属专业委员会和各市教育学会组织上报,要对基层申报的课题进行认真筛选。在本地区、本专委会内有重要理论、实践价值的课题(约占上报课题的百分之五到十)可作为重点课题上报;选题正确、方案合理、组织严密、条件具备的课题作为一般规划课题报省会。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审阅课题申报材料并提出评审意见,最后由省教育学会审批并发给立项批复及立项证书。
三、申报时间
第一次“十二五”课题申报时间:自接到本通知起,截止到2011年6月底。“十二五”期间,除第一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申报外,每年还将组织一次滚动申报。
四、报送材料
凡申报江苏省教育学会省级“十二五”课题的单位与个人,必须统一填写由我会秘书处印制的《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申报书》(《申报书》样式可从我会网站下载。),由各市(县)教育学会或省属专委会签署意见盖章后一式三份报到我会秘书处;同时必须发一份《申报书》的电子文稿到:jsjyxhkt@126.com。
课题申报联系人:张革
邮寄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2;江苏省教育厅后院1号楼103室;
邮编:210024;
联系电话:025-83734693;15365140165;
五、注意事项
1、原则上一个基层学校单位或个人只能报一项省级课题;如果学校规模很大又有分校的,可酌情多报;如属我会团体会员单位的学校,可报两项,并可以直接向我会申报。
2、已在省级有关单位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不再参加我会的课题立项。
3、每个课题申报须按省学会课题管理意见交立项评审费,经评审同意立项的课题,须交课题管理费。
六、课题管理
一般课题委托市、县(市、区)教育学会管理,各专委会组织申报的课题,业务上可接受所属专委会指导,日常的管理则归口到市县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的管理则以江苏省教育学会为主。具体要求参照《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附后)。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1年3月16
附一:
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条 江苏省教育学会为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使教育科研课题(简称课题)纳入科学、规范管理的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育科研课题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探究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服务,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可参照我会下发的课题指南)。
第三条 省教育学会对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从课题立项开始,在省教育学会立项的课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与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相一致,体现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2. 以本地区、本学校、本学科教育教学实际为基础,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一定的前瞻性;3. 主持人和研究骨干拥有从事教育教学和开展教研、科研的实际经验,具备胜任课题研究的实际能力和必要的时间、精力;4. 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具有现实可行性,研究经费和必备物质条件有切实可靠的保障。
第四条 课题的管理涵盖立项、研究、结题的全过程,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负责课题研究的业务指导,省教育学会秘书处负责科研课题的日常管理。
第五条 省教育学会以五年(如2011至2016年)为一周期对课题立项实施动态管理。为指导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确立科研课题,每隔5年发布一次科研课题指南。为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每年7月—9月间受理一次课题立项申报,办理审批手续。为集中精力做好已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五年周期的最后一年停止新课题的申报立项。
第六条 省教育学会对经评审认定符合条件的申报课题,按“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两类立项,并实行不同的管理责任制度。重点课题,在市、县教育学会或省专委会协助下,由省教育学会直接管理。规划课题,由省教育学会委托市教育学会或省专委会进行管理。课题经费原则上由课题申报者自筹。
第七条 课题申报者应从所在地区或单位面对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出发,参照课题指南的提示,自主确定教育科研主题,并按要求填写《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采用word格式制作电子文本,发送一份到省教育学会jsjyxhkt@126.com备案;书面文本必须一式三份。
第八条 课题申报一般程序是:课题申报者可以向各县(市、区)教育学会提交《申报书》,县(市、区)教育学会汇总后交大市教育学会初审;亦可以向省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提交《申报书》,由专委会负责初审。各市教育学会和各专委会将初审通过的《申报书》签署意见盖章后上报省教育学会秘书处。个人会员亦可经由两位省教育学会理事或学术委员初审推荐后,直接向省教育学会申报。
第九条 原则上一个基层学校单位或个人只能申报一项我会省级课题,如属我会团体会员单位的学校,可申报两项,并可由团体会员学校领导初审后直接上报我会。
第十条 申报的课题,须经省教育学会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立项。每项课题需交纳评审费人民币300元。经评审同意立项的课题,属单位集体申报的,交课题管理费600元;属个人申报的,交课题管理费300元。省教育学会向课题申报者颁发立项批复书和立项证书,并向主管学会或专委会下达管理通知书。立项课题自批复下达起计算,研究时间一般为2-3年,最多不超过4年。
第十一条 课题一经立项,需认真组织实施,做好开题论证,全面布置研究任务和计划。由学校申报的课题研究工作应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安排,并切实加强过程管理。课题责任人应采取有力措施突破重点、克服难点,按计划进度扎实推进研究工作。平时,要认真记录研究过程,注意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和经验教训,并通过学习、咨询、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第十二条 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实行年度报告和中期评议制度。每年第4季度,重点课题组要直接向省教育学会秘书处、一般规划课题组要向市学会或省学会专委会通报本年度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课题研究中途,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接受专家的中期评议、指导。在审查课题研究的年度报告和中期评议的基础上,省教育学会和委托管理的市教育学会或专委会要适时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培训活动,促进课题研究健康发展。
第十三条 中小学校承担的研究课题,原则上有二名负责人。建议由校长担任课题组长,协调全校人力物力统筹规划,另一名作为课题主持人,组织具体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0个人。课题负责人均需接受培训,持证上岗,并在课题研究期间参加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年度培训。
第十四条 课题组成员变更时,须报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备案,课题组长或主持人因故变更需报省教育学会秘书处批准。课题研究计划进度如有重大调整,以至中止课题研究,需提出申请,经主管学会(或专委会)同意,报省教育学会备案。否则取消课题组长及所在单位今后申请我会课题的资格。
第十五条 课题研究必须善始善终。课题研究后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就课题研究全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写出结题报告。结题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结题工作报告和成果报告。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课题立项背景、时间,课题研究成员及分工的情况;研究的计划和时间安排、主要研究方法与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侧重于对课题研究过程性的说明;课题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回顾课题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即有哪些理论性认识或结论;有哪些实践性经验和可操作的做法)、有待今后深入研究的问题等等。其中,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研究(实验)中所作的调查报告、论文、专着、音像制品、典型案例、校本教材、基本经验总结,以及反映实验研究对教育教学促进作用和研究成果应用推广情况的资料等。对课题研究的所有资料要进行归档整理,其中立项通知书、研究过程的大事记、课题负责人证书及参加培训证明等材料应收集完备。
第十六条 课题结题时,首先由课题组提出结题申请,向主管学会申报。申请书中需注明结题理由、结题时间,并将拟请参加结题审议的专家名单附后,报省教育学会确认。
第十七条 结题鉴定一般采取现场结题,通讯结题,会议结题三种方式。鉴定专家组一般为3—5人。重点课题由省教育学会负责结题,规划课题可委托大市教育学会负责结题。
第十八条 专家结题审议后,课题承办者将结题报告和相关材料报省教育学会秘书处,由学术委员会审定,确认后由省教育学会颁发《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结题证书》。
第十九条 每年,省教育学会将对本年度结题的和部分中期评议的课题研究结果进行评选,成果优异的将予以表彰,并推荐到教育网站和教育报刊上发表、或报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或推荐到重要的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
第二十条 本管理办法的解释、咨询单位为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1年3月16
附二: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结合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江苏省教育学会制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和发展群众性教育科研;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高服务教育科学决策能力和指导基层教育工作的实践能力,为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
1、增强科研意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既需要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引领。教育学会肩负着“繁荣群众教育科研,扶持教育创新人才,推进教育家办学”的光荣使命,要积极引导广大会员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的伟大实践。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围绕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开展教育课题研究,是“十二五”时期我省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各级各类课题的选择、申报、立项、研究一定要从理论政策、学科专业、问题需要以及研究资源等实际出发,加强对实际问题和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升华,增强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讲求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学术水平。
3、提升队伍科研素质。通过群众性科研,带队伍、出成果,始终是学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要把组织开展“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作为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促进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三、课题分类
本课题指南根据研究内容对课题进行大致分类,每一大类中分别有以下细目。
(一)教育发展研究
1、中外教育思想、理论、思潮的研究
2、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3、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4、苏南、苏中、苏北中小学教育发展比较研究
5、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中小学教育公平实践研究
7、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
8、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研究
9、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研究
10、学校办学体制多元化的研究
11、中小学办学规模研究
12、关于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研究
13、江苏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
(二)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
1、江苏推进素质教育过程研究
2、江苏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与制度保障研究
3、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典型研究
4、深入推进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策略研究
5、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特点研究
6、江苏区域推进素质教育行动研究
7、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研究
(三)德育工作研究
1、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行动研究
3、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
4、中小学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
5、中小学理想教育的行动研究
6、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研究
7、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研究
8、中小学法制教育研究
9、中小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10、社区、家庭、学校德育三结合研究
11、新时期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研究
12、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13、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14、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
1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16、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17、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8、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研究
19、青少年校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满足不同需求学生的教育个案研究
21、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研究
22、大众娱乐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23、现代传媒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24、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个案研究
25、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研究
26、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27、学生青春期教育研究
28、中小学男女生交往研究
(四)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1、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2、国际中小学课程比较研究
3、苏版中小学教材研究
4、江苏中小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5、江苏中小学特色课程开发研究
6、减轻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的实践研究
7、江苏中小学不同教学流派研究
8、创新中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9、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10、中小学差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1、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12、中小学学科教育思想、学科思维与教育方法研究
13、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
14、中小学网络课程研究与实践
15、中小学教学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究
16、新技术新媒体环境下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17、中小学学科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18、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19、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优秀学生的教育培养方式的研究
21、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研究
22、江苏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3、中小学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24、中小学学生个别化教育研究
25、各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研究
26、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研究
27、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28、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29、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30、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学研究
(五)学校管理研究
1、现代学校制度管理研究
2、江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研究
3、中小学教育家办学机制研究
4、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研究
5、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与建设研究
6、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
7、江苏中小学办学特色研究
8、发挥江苏名校的辐射作用的机制研究
8、江苏“西藏、新疆”民族学校教学管理研究
9、中小学RSO9000实践研究
10、中小学校长与教师流动的实践研究
11、江苏中小学规范化办学管理研究
12、中小学班集体管理研究
13、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14、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15、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研究
16、中学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17、校务信息管理平台的架构研究
18、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19、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研究
20、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策略研究
21、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研究
22、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研究
23、中小学教学设备与有效应用研究
(六)教育评价研究
1、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教育评价研究
2、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3、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研究
4、中小学不同层次学校教育工作评价研究
5、中小学民办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研究
6、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监控机制建设研究
7、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
8、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9、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10、中小学教育督导工作研究
11、中考、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12、江苏各大市中考命题评价及比较研究
13、江苏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评价研究
14、中小学学科质量检测命题设计研究
15、中小学学科作业设计研究
16、高中学分制管理研究
(七)学生心理研究
1、中小学积极心理教育研究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
3、中小学学生心理调查与研究
4、学生自我认同、心理和谐教育研究
5、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研究
6、教师素养及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7、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8、中小学心理健康监测机制研究
9、构建中小学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研究
9、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发展研究
10、中小学学生耐挫折能力培养研究
11、优秀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方式的个案研究
(八)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中小学师德现状与师德教育的研究
2、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教师自主发展机制的研究
4、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研究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6、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研究
7、“校本教研”活动设计研究
8、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
9、中小学教师优秀群体建设研究
10、中小学教学研究活动研究
11、江苏名师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研究
12、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
13、特级教师的成长与再发展研究
14、江苏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研究
(九)农村教育研究
1、中外农村中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2、农村中小学教育评价与督导的研究
3、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
4、城乡中小学教育互动协作的研究
5、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研究
6、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
7、有效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研究
8、现代化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研究
9、乡镇中心小学、初中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10、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11、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2、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研究
(十)江苏民办教育研究
1、中外民办中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2、中小学民办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3、民办中小学发展模式的研究
4、民办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5、社会力量办学质量保证机制研究
6、民办中小学管理体制研究
7、民办中小学的社会生存环境研究
(十一)江苏特殊教育研究
1.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研究
2.特殊学校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
3.各类残障学生教育方法研究
4.盲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5.聋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6.智障学生有效性教育研究
7.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8.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9.普及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研究
10.实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
11.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建立及指导策略研究
(十二)专题教育研究
1、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
2、中小学绿色环保教育研究
3、中小学人防教育研究
4、中学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5、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6、中小学消防教育研究
7、中小学禁毒教育研究
8、中小学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
9、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研究
(十三)教育学会工作研究
1、教育学会加强自身建设问题的研究
2、群众性学术活动的探索和创新研究
3、扩大和改善学会科研服务功能的研究
4、学会专委会开展学术活动的个案研究
5、优秀县市区教育学会工作个案研究
6、教育学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研究
(十四)自选课题
研究者可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变化的形势和需要,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提出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具有特色和优势、创新程度较高的自选课题。
江苏省教育学会
2011年2月18
附三:申报书